上次在5月19日第一次参观世博会,觉得非常有趣且印象深刻。于是更加想看更多的展馆!也想看看客户企业的展览!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又去了第二次!大阪·关西世博会!
根据上次参观的反思,这次我决定早点行动,先预约了9:00的入场!这样一开馆就能进场,相信即便是热门的展馆也不用排太久的队。
接着是防暑对策:准备了帽子、装满冰块的水壶和冻好的矿泉水瓶、随身小风扇,还特意买了遮阳伞带上。另外也考虑到可能要长时间排队,所以带了折叠椅。换洗衣物和轻食(面包类)也都准备好,然后就出发去会场了!
早上大约7点半抵达会场,一边撑着伞避暑,一边坐在椅子上看书。因为靠海,意外吹来凉爽的风。大约8:20队伍开始移动,8:40左右到达大门口。稍等之后开始入场。现场共有26个入口,队伍分散开来,在我前面大约有50人,也就是说在我到达之前大约已有1500人排队了。顺利通过入口后,我立刻直奔日本馆。
根据上次的经验,这次我提前向几位朋友请教,并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预约方法和限制的信息。
于是到前一天为止,我列好了参观计划:
① 不需要预约、早上第一时间去的展馆
② 当天现场预约的展馆
③ 不需要预约、晚上去的展馆
①中有些展馆即便一大早去也无法免预约进入,最终我选择了日本馆。结果只排了大约5分钟就顺利入馆了。早晨入场人数本来就少,整个会场的氛围也很平静。事前预约的展馆只有13:45的关西馆,其余的就交给当天预约去争取了。
以下是我参观过的展馆列表。
由于页面篇幅有限,这里仅通过部分照片进行介绍。
参观完“生命动态平衡馆”出来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
在犹豫最后要去哪个展馆时,看到水上广场正在准备表演,于是决定把这个作为最后的收尾!我移动到可以免费观看的区域,还抢到了很靠前的位置,尽情地欣赏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其实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查过这个表演的相关信息,也没有任何期待。结果没想到,真的是一场非常震撼的演出!故事很精彩,声音、灯光、水的效果都极具冲击力,气势磅礴。利用从海面喷射而出的水雾,以及海中设置的大型门框上下喷出的水雾,作为投影屏幕进行的投影映射,技术之精湛令人叹服。
最后的最后,这场演出真的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中。对于要去世博会的人,非常推荐作为结束行程的压轴项目。演出时间是20:30开始,持续到21:00,正好作为离开会场前的完美收尾。
不过我所在的位置因为风向的关系,吹来了大量带着海水味的水雾。舔了一下嘴唇都是咸的,皮肤也有些黏黏的,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此前因为从海水中检测出沙门氏菌,演出一度暂停过,原因正是担心海水可能入口。现在看来已经没有问题了。
演出结束后,我还想着是否能再看一个展馆,但会场所有展馆都在21点闭馆,只剩餐厅和纪念品商店营业,所以就决定回去了。此时大量观众同时离开会场,纷纷涌向地铁梦洲站,地铁里人山人海,久违地体验了一次像通勤高峰般的满员电车。从早上离开酒店到这时,已经整整14个小时,最后确实很疲惫,但度过了非常充实的一天。
天气预报说是多云转雨,但结果一整天都是大晴天,非常炎热(汗)。最高气温达到了35℃。我特意穿了雨天用的鞋,但其实穿平时的慢跑鞋就完全没问题。
不过相比上次,这次排队的时间更短,再加上海风比预想的凉爽,只要在阴凉处就能避暑,再加上及时补充了水分,所以我觉得这些因素让我能在这样炎热的一天里依然舒适地完成了参观。
这里我想特别说明一下展馆的预约制度。
首先是在完成入场预约之后,需要进行展馆的事前预约。起初我误以为可以最多预约5个展馆,但实际上只是可以填写到第5个志愿而已。也就是说,事前预约只能成功预约1个展馆。
至于当天预约,则必须在完成当天的入场手续、通过入场闸机之后才能进行。这同样只能预约1个展馆,并且需要等到参观完该展馆(从入场10分钟后开始计算)才能再预约下一个。例如,如果入场后立刻预约了一个晚上20:00的展馆,那么在此之前整天都无法再进行其他预约,需要特别注意。当日可预约的展馆名单会在官网随时更新。我自己也曾在看到心仪的展馆放出空位时立刻尝试预约,但无论尝试多少次都无法成功。后来去问了信息台,得到的答复是:“因为太多参观者同时访问系统,处理跟不上。” 所以大家要有心理准备,热门展馆的预约非常困难。另外,这也是手机电量消耗很快的原因之一,所以随身带充电宝是很有必要的。
这次万博和我5月初次去时相比,很多方面都有了改善。随着开幕以来时间过半,距离10月13日闭幕只剩不到三个月了。我还有机会再去一次吗?真的很想再去一次。毕竟还有很多展馆没参观,几乎也没怎么享受美食。最后,就让我带着满满的留恋结束这次记录吧。